朱楹走后,朱高爔莫名有些失落,他想起小时候上学考试用的就是老实用蜡纸刻印出来的试卷,那股淡淡的油墨香似乎仍旧萦绕在鼻端,那一张张的试卷仿佛就在昨天。
无人帮忙的话,他自己造不出油印机。
朱楹明显是在推诿,与朱允熥有着同样的担心,害怕惹祸上身。
他捣鼓这些,弄不成的话,可能被称为玩物丧志,就算成功了,推广应用,也离不开权力的加持。
如果跟皇太孙搞不好关系,以后这权力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。
而且还有可能太出风头,遭到朱允炆的猜忌。
三保见朱高爔神情落寞,焦急万分,不经意地瞥见菜园的红薯,忽而灵机一动,走过来低声说道,“小王爷,红薯能挖了”。
对呀,红薯到了收获的季节。
要不是三保提醒,他差点儿忘了这回事。
检验劳动成果的时刻到了。
真令人期待啊!
朱高爔高兴地连声说道,“快去,快去,挖几棵出来”。
三保莞尔一笑,向黎辉做了个手势。
“小王爷写的印刷用的材料,奴才看过了,宫内二十四衙门奴才都有认识的人,找东西不难,要不让奴才试试?”三保贴近朱高爔身边,压低声音道。
这感情好,正愁没人帮忙,朱高爔顿时眼前一亮,“好,好,爷爷赏赐的那些银子,你尽管花,只要把事办成了,别在乎花多少钱”。
只要有门路,朱高爔一定要不惜代价促成此事。
印刷业的发展,对于开启民智意义太重大了。
只有社会整体的读认字率上升,科技进步才有可能,新工艺、新技术才有可能大规模应用到生产中,有力推动经济的发张,进而改善百姓的生活。
他刚才的失落,只是因为身边缺乏可调动使用的资源。
那些皇子、皇孙,遇到任何事,都首先考虑皇上的规距和皇太孙的感受,不敢跟他一样冒险。
别提多没意思了。
无趣得很!
得到朱高爔的充分授权,三保也备受鼓舞,“奴才一定想办法办成此事”。
“蜡纸油印咱们现在最拿不准的是油墨的选择,这和雕版印刷用的墨不一样,需要反复调配,用大豆油和动物油脂都试试,咱们这事儿不着急,慢慢来,要是能做成,封你个国公当都不为过”,朱高爔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尽力争取储君之位。
国公可是大臣能获封的最高爵位。
自从去势入宫,三保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完了,没想到有现在这样的机遇。
三保激动地眼中泛起了泪花,“奴才谢王爷抬举”。
“小王爷,小王爷”,黎辉略带哭泣的声音传来,朱高爔转头望去,见他手里捧着三大快红薯,“王爷你看,长得多好,这么大块”。
朱高爔愣怔在当场,真像是做梦一样。
他狠狠地掐了自己一下。
疼!不是做梦。
今天真是好事成双。
朱高爔快步走过去,拿起红薯,反反复复看了又看。
“快,快,洗干净了,上锅蒸熟,拿给爷爷吃”,朱高爔高声喊道。 话音刚落,就见黄亮走进了门,和颜悦色地问道,“小王爷,要献给陛下什么宝贝?”
“黄公公,红薯,你看,红薯,种出来了,你看,多好,多大”,朱高爔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。
黄亮疾走两步,看着地上堆成小山的红薯,忍不住惊呼道,“哎哟,那么一小块地,能种出来这么多?这可真是……”,黄亮拍了拍脑门,喜不自禁地说道,“这可真是祥瑞,得赶紧向万岁爷报喜啊,小王爷,赶紧得吧,跟奴才去乾清宫”。
黄亮说着,示意身边的小宦官去拿红薯。
黎辉懂事地递过去一只竹筐。
“小王爷,万岁爷见了不知多高兴呢”,黄亮跟在朱高爔后面往外走。
走到路口,刚转弯,便听见江都公主朱静宜咋咋呼呼地喊道,“小不点,看见你姐姐不吭声是吧”。
朱高爔刚才走得太快,还真没注意她在后面。
“姐姐,你是不是要去看爷爷?”朱高爔停下脚步,转头问道。
“那当然,我给爷爷做了好吃的绿豆酥”,朱静宜得意洋洋地说道,“你要是想吃的话,得叫够十声姐姐,少一声都不行”。
朱高爔笑道,“那我等姐姐离开乾清宫再吃”。
他夜里住在乾清宫,这点儿小刁难根本对他无用。
朱静宜原本也是过过嘴瘾,很快被小宦官背着的竹筐吸引,好奇地问道,“那是什么?”
“红薯,姐姐可一定要尝尝,特别好吃”,朱高爔诚意相邀。
“红薯是什么玩意?”朱静宜望向竹筐,“拿一个给本公主看看”。
小宦官听命放下竹筐。